内容纲要
一、平台与店铺运营 (1-20)
- SKU (Stock Keeping Unit):库存量单位,是商品库存管理的最小可用单元。一款商品的不同颜色、尺码等都是不同的SKU。
- SPU (Standard Product Unit):标准化产品单元,是商品信息聚合的最小单位,是一组可复用、易检索的标准化信息的集合,该集合描述了一个产品的特性。例如,“iPhone 15”是一个SPU。
- GMV (Gross Merchandise Volume):商品交易总额,指一定时间段内成交订单的总金额,是衡量平台/店铺规模的核心指标。
- UV (Unique Visitor):独立访客,指访问网站的独立用户数(以Cookie或设备为依据),去重后统计。
- PV (Page View):页面浏览量,指用户每打开一个页面就被记录一次,是衡量网站流量的基础指标。
- DAU (Daily Active User):日活跃用户,指每日至少访问/登录一次的用户数量。
- MAU (Monthly Active User):月活跃用户,指每月至少访问/登录一次的用户数量。
- 转化率:完成目标行为的用户比例,如“下单转化率”=下单用户数/访客数。
- 客单价:平均每个订单的金额,计算公式为:总销售额 / 总订单数。
- 复购率:用户在一定时期内再次购买的比例,衡量用户忠诚度。
- DSR (Detail Seller Rating):卖家动态评分,通常指商品描述、服务态度、物流速度三项的买家评分。
- 店铺权重:电商平台对店铺综合实力的评估,影响店铺的搜索排名和流量获取。
- 动销率:有销量的SKU占总SKU的比例,反映店铺整体的销售健康度。
- 滞销品:长期没有销量的商品,占用库存和资金。
- 爆款:销量极高、能带来巨大流量的明星产品。
- 引流款:价格低、吸引力强,主要用来为店铺吸引流量的产品。
- 利润款:利润空间较大,是店铺主要利润来源的产品。
- 活动款:专门为平台大促或店铺活动准备的商品。
- 私域流量:品牌或商家可以自由触达、多次利用的流量,如微信群、公众号粉丝、APP用户等。
- 公域流量:需要通过购买或平台推荐才能获取的流量,如淘宝搜索、抖音推荐流等。
二、营销与推广 (21-40)
- SEO (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搜索引擎优化,通过优化网站内容和结构,提升在搜索引擎中的自然排名。
- SEM (Search Engine Marketing):搜索引擎营销,通过付费方式(如关键词竞价)在搜索引擎上进行推广。
- 直通车:淘宝/天猫平台上的按点击付费的推广工具。
- 钻展:淘宝/天猫的“钻石展位”的简称,是一种按展现付费的图片广告。
- 超级推荐:淘宝/天猫的推荐类营销工具,通过信息流形式触达潜在用户。
- CPC (Cost Per Click):按点击付费,广告主为用户的每次点击支付费用。
- CPM (Cost Per Mille):按千次展现付费,广告主为广告每展现1000次支付费用。
- CPS (Cost Per Sale):按销售付费,广告主根据实际产生的销售额支付佣金,常见于“淘宝客”模式。
- CPA (Cost Per Action):按行为付费,用户完成指定行为(如注册、下载、表单提交)后,广告主支付费用。
- ROI (Return on Investment):投资回报率,衡量广告投入产出比的指标,ROI = 利润 / 投入成本。
- KOL (Key Opinion Leader):关键意见领袖,在特定领域有较大影响力的个人,如网红、大V。
- KOC (Key Opinion Consumer):关键意见消费者,指能影响身边朋友的消费者,更像是“素人”推荐。
- 直播带货:通过直播平台实时展示商品、讲解并引导用户下单的销售模式。
- 内容电商:通过生产有价值的内容(文章、视频、直播)来吸引用户,并完成商品销售的电商模式。
- 社群电商:基于微信群、QQ群等社交社群建立信任关系,进而进行商品销售的电商模式。
- 裂变营销:通过老用户带来新用户的营销方式,通常利用分享、拼团、助力等机制。
- 拼团:邀请好友一起购买以享受更低价格的促销方式,如拼多多。
- 优惠券/券:商家发放的、可在下单时抵扣金额的电子凭证。
- 满减:消费金额达到一定门槛后,自动减去一定金额的促销活动。
- 秒杀:在极短时间内以极低价格限量销售商品的促销活动。
三、物流与供应链 (41-55)
- FBA (Fulfillment by Amazon):亚马逊物流,指卖家将库存送到亚马逊仓库,由亚马逊负责仓储、打包、配送和客服。
- FBM (Fulfillment by Merchant):卖家自发货,指卖家在接到订单后,自行负责仓储、打包和发货。
- WMS (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仓库管理系统,用于管理仓库入库、出库、库内作业、库存等。
- 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整合企业核心业务流程(订单、财务、采购、库存等)的管理系统。
- OMS (Order Management System):订单管理系统,用于处理和跟踪订单的全生命周期。
- 前置仓:靠近消费者的仓库,用于存储高频消费品,实现“小时级”甚至“分钟级”配送。
- 一件代发:卖家不囤货,接到订单后,由供应商直接发货给买家。
- 入库:商品进入仓库的过程。
- 出库:商品离开仓库,发往消费者的过程。
- 盘点: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仓库实际库存进行清点,与账面库存核对。
- 库存周转率:一定时期内库存货物周转的次数,衡量库存管理效率。
- 物流轨迹:包裹从发货到签收的运输跟踪信息。
- 签收率:成功送达并被签收的包裹占总发货包裹的比例。
- COD (Cash On Delivery):货到付款,买家收到货物后,当场向快递员支付货款。
- 供应链:围绕核心企业,从原材料采购,到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整个链条。
四、用户与数据 (56-75)
- 用户画像:根据用户的社会属性、生活习惯和消费行为等信息抽象出的标签化用户模型。
- RFM模型:一种重要的用户价值分析模型,通过最近一次消费、消费频率、消费金额三个维度来划分用户。
- LTV (Lifetime Value):用户生命周期价值,指单个用户在未来可能为品牌带来的总收益。
- CAC (Customer Acquisition Cost):用户获取成本,获取一个新用户所需的平均成本。
- 流失率:在一定时期内,停止使用产品或服务的用户占总用户的比例。
- 留存率:用户在一段时间后仍继续使用产品或服务的比例。
- A/B测试:将用户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使用A版本(对照组),一组使用B版本(实验组),通过数据对比判断哪个版本更优。
- 漏斗分析:分析用户在从进入网站到最终转化的各个步骤的转化和流失情况。
- 跳出率:用户只访问了一个页面就离开网站的访问次数占总访问次数的比例。
- 访问深度:用户在一次访问中平均浏览的页面数量。
- 平均停留时长:用户平均每次访问在网站上花费的时间。
- 用户分层:根据用户价值、行为、偏好等将用户分为不同群体,进行精细化运营。
- DMP (Data Management Platform):数据管理平台,用于整合、管理和分析多方数据,为精准营销提供支持。
- CDP (Customer Data Platform):客户数据平台,专注于整合和管理来自不同渠道的第一方客户数据,形成统一的用户视图。
- 算法推荐:基于用户的历史行为和偏好,通过算法模型向其推荐可能感兴趣的商品或内容。
- 冷启动:新产品或新用户在没有历史数据的情况下,如何进行有效推荐的问题。
- CRM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客户关系管理,用于管理公司与客户之间的互动,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 NPS (Net Promoter Score):净推荐值,衡量用户向他人推荐产品或服务可能性的指标。
- 用户行为路径:用户在网站或APP内从进入页面到离开的完整浏览和操作轨迹。
- 热力图:通过不同颜色来展示网页上用户点击、浏览、滚动等行为的密集程度的可视化图表。
五、支付与金融 (76-85)
- 支付网关:连接商家网站和银行(或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支付处理系统。
- 支付成功率:用户发起支付请求后,成功完成支付的比例。
- 拒付/Chargeback:持卡人向银行提出异议,要求撤销一笔交易,商家将收到退款并可能被罚款。
- 结算周期:从交易完成到资金到达商家账户的时间间隔。
- 费率:支付机构为处理交易而向商家收取的服务费比例。
- 白条/花呗:由电商平台或金融机构提供的消费信贷产品,允许用户“先消费、后付款”。
- 分期付款:将一笔大额消费分成若干期进行偿还的支付方式。
- 备付金:支付机构为办理客户委托的支付业务而实际收到的预收待付货币资金。
- 对账:将平台交易记录与银行/支付机构的资金流水进行核对,确保账实相符。
- 风控:风险控制,通过一系列规则和技术手段,识别和防范交易欺诈、盗刷、恶意订单等风险。
六、跨境与综合 (86-100)
- B2C (Business-to-Consumer):企业对个人的电子商务模式,如天猫、京东自营。
- B2B (Business-to-Business):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模式,如阿里巴巴国际站。
- C2C (Consumer-to-Consumer):个人对个人的电子商务模式,如早期的淘宝、闲鱼。
- O2O (Online-to-Offline):线上到线下,将线上的流量引到线下的实体店进行消费,如美团、饿了么。
- DTC (Direct-to-Consumer):品牌直接面向消费者,通过自建官网或社交平台销售,不经过中间商。
- VAT (Value Added Tax):增值税,在欧盟及其他一些国家/地区对商品和服务征收的税种,跨境电商卖家需关注。
- 关税: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商征收的税收。
- 选品:选择适合在特定平台或市场销售的商品的过程,是跨境电商成功的关键。
- Listing:在电商平台上发布的商品详情页面。
- 跟卖:在亚马逊等平台上,其他卖家在已有商品页面下添加自己作为卖家,销售完全相同的商品。
- FNSKU:亚马逊FBA仓库中用于识别商品的唯一条形码。
- A+页面:亚马逊提供给品牌卖家的图文并茂的高级商品描述页面。
- 合规性:遵守平台规则、目标市场法律法规(如产品安全、数据隐私等)的要求。
- 精细化运营:区别于粗放式管理,通过对数据、流程、用户等进行深入分析和优化,提升运营效率和效益。
- 全渠道:整合线上(官网、APP、电商平台)和线下(实体店)所有销售和触达渠道,为消费者提供无缝、一致的购物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