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是一种从数据生成规则、发现模型,来帮助我们预测、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技术。现在,你是不是跃跃欲试,准备动手开跑机器学习程序了?
不要着急,在实战之前你还需要掌握最后一个知识点,也就是机器学习项目分为哪些步骤,你才好跟着一步步走。一个机器学习项目从开始到结束大致分为 5 步,分别是
-
定义问题、
-
收集数据和预处理
-
选择算法和确定模型
-
训练拟合模型
-
评估并优化模型性能。
这 5 步是一个循环迭代的过程,你可以参考下面的图片:
我们所有的项目都会按照这 5 步来做,我把它简称为实战 5 步。为了让你更深地理解这 5 步,在后面能更快地上手,我会带你做一个项目,我会给你清楚解释每一个步骤的目的和背后的原理。我会把这个项目分成两篇文章,今天我们先来一起搞定前两步,也就是定义问题和数据的预处理。
第 1 步 定义问题
我们先来看第一步,定义问题。在定义问题这个环节中,我们要剖析业务场景,设定清晰的目标,同时还要明确当前问题属于哪一种机器学习类型。如果不搞清楚这些,我们后面就无法选择模型了。
所以首先,我们先得来了解一下我们这个项目的业务场景。假设你已经入职了“易速鲜花”的运营部,正在对微信公众号推广文案的运营效率进行分析。你收集了大量的软文数据,包括点赞数、转发数和浏览量等等,就像下面这样:
因为微信公众号阅读量超过 10 万之后,就不能显示它的具体阅读量了。所以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项目的目标就是,建立一个机器学习模型,根据点赞数和转发数等指标,估计一篇文章能实现多大的浏览量。
因为要估计浏览量,所以在这个数据集中:点赞数、转发数、热度指数、文章评级,这 4 个字段都是特征,浏览量就是标签。这里我们已经有要估计的标签了,所以这是一个监督学习问题。再加上我们的标签是连续性的数值,因此它是一个回归问题。
不难看出,在这个数据集中,特征和标签之间明显呈现出一种相关性:点赞数、转发数多的时候,往往浏览量也多。但是,这种相关性可以通过哪个具体的函数来描绘呢?目前我们还不知道,所以我们在这个项目中的任务就是找到这个函数。
这样,我们就已经把问题定义好了,紧接着下一步就是数据收集和预处理。
第 2 步 收集数据和预处理
“数据的收集和预处理”在所有机器学习项目中都会出现,它的作用是为机器学习模型提供好的燃料。数据好,模型才跑得更带劲。这步骤看似只有一句话,其实里面包含了好几个小步骤,完整来讲有 6 步:
-
收集数据;
-
数据可视化;
-
数据清洗;
-
特征工程;
-
构建特征集和标签集;
-
拆分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
你可能一眼看上去不太明白这 6 个步骤的意思。不要着急,接下来我会继续结合“易速鲜花”这个项目挨个解释的。
1. 收集数据
首先是收集数据,这一步又叫采集数据。在我们的项目中,我已经把它做好了,你可以在这里下载现成的数据集。
不过,在现实中,收集数据通常很辛苦,要在运营环节做很多数据埋点、获取用户消费等行为信息和兴趣偏好信息,有时候还需要上网爬取数据。收集数据不是我们的课程重点,你有兴趣的话我向你推荐陈旸老师的《数据分析实战 45 讲》,里面有很多收集数据的方法。
有了数据集,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数据可视化的工作,也就是通过可视化去观察一下数据,为选择具体的机器学习模型找找感觉。
2. 数据可视化
数据可视化是个万金油技能,能做的事非常多。比如说,可以看一看特征和标签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也可以看看数据里有没有“脏数据”和“离群点”等。
不过在正式可视化之前,我们需要把收集到的数据导入运行环境。数据导入我们需要用到 Pandas 数据处理工具包。这个包可是操作数据的利器,我们未来每个项目中都会用到。现在我们用 import 语句导入它:
import pandas as pd # 导入Pandas数据处理工具包
然后,我们通过下面的代码把这个项目的数据集读入到 Python 运行环境,用 DataFrame 的形式呈现出来:
df_ads = pd.read_csv('易速鲜花微信软文.csv') # 读入数据
df_ads.head() # 显示前几行数据
DataFrame
是机器学习中常见的二维表格类型数据结构。在上面的代码中,我用 read_csv API 把 CSV 格式的数据文件,读入到 Pandas 的 DataFrame 中,把它命名为了 df_ads。这段代码输出如下:
这样就完成了数据的导入了,接着我们就可以正式进入“可视化”了。根据经验,我们猜测“点赞数”最有可能和“浏览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那是不是真的这样呢?我们可以画出图来验证一下。
在这个“验证”环节中,我们需要用到两个包:一个是 Python 画图工具库“Matplotlib ”,另一个是统计学数据可视化工具库“Seaborn”。这两个包都是 Python 数据可视化的必备工具包,它们是 Anaconda 默认安装包的一部分,不需要 pip install 语句重复安装。
在导入这两个包时,我们依旧用 import 语句。请你注意,为了节省代码量,我并没有导入完整的 matplotlib 包,而是只导入了 matplotlib 包中的绘图模块 pyplot:
#导入数据可视化所需要的库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Matplotlib – Python画图工具库
import seaborn as sns # Seaborn – 统计学数据可视化工具库
因为线性关系可以简单地用散点图来验证一下。所以下面我们用 matplotlib 包中的 plot API,绘制出“点赞数”和“浏览量”之间的散点图,看看它们的分布状态。
plt.plot(df_ads['点赞数'],df_ads['浏览量'],'r.', label='Training data') # 用matplotlib.pyplot的plot方法显示散点图
plt.xlabel('点赞数') # x轴Label
plt.ylabel('浏览量') # y轴Label
plt.legend() # 显示图例
plt.show() # 显示绘图结果!
输出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从这张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些数据基本上集中在一条线附近,所以它的标签和特征之间,好像真的存在着线性的关系,这可以为我们将来选模型提供参考信息。
接下来,我要用 Seaborn 的 boxplot 工具画个箱线图。来看看这个数据集里有没有“离群点”。我这里随便选择了热度指数这个特征,你也可以为其它特征试试绘制箱线图。
data = pd.concat([df_ads['浏览量'], df_ads['热度指数']], axis=1) # 浏览量和热度指数
fig = sns.boxplot(x='热度指数', y="浏览量", data=data) # 用seaborn的箱线图画图
fig.axis(ymin=0, ymax=800000); #设定y轴坐标
箱线图是由五个数值点组成,分别是最小值 (min)、下四分位数 (Q1)、中位数 (median)、上四分位数 (Q3) 和最大值 (max)。在统计学上,这叫做五数概括。这五个数值可以清楚地为我们展示数据的分布和离散程度。
这个图中下四分位数、中位数、上四分位数组成一个“带有隔间的盒子”,就是所谓的箱;上四分位数到最大值之间建立一条延伸线,就是所谓的线,也叫“胡须”;胡须的两极就是最小值与最大值;此外,箱线图还会将离群的数据点单独绘出。
在上面这个箱线图中,我们不难发现,热度指数越高,浏览量的中位数越大。我们还可以看到,有一些离群的数据点,比其它的文章浏览量大了很多,这些“离群点”就是我们说的“爆款文章”了。
到这里,数据可视化工作算是基本完成了。在数据可视化之后,下一步就是数据的清洗。
3. 数据清洗
很多人都把数据清洗比作“炒菜”前的“洗菜”,也就是说数据越干净,模型的效果也就越好。清洗的数据一般分为 4 种情况:
第一种是处理缺失的数据。如果备份系统里面有缺了的数据,那我们尽量补录;如果没有,我们可以剔除掉残缺的数据,也可以用其他数据记录的平均值、随机值或者 0 值来补值。这个补值的过程叫数据修复。
第二个是处理重复的数据:如果是完全相同的重复数据处理,删掉就行了。可如果同一个主键出现两行不同的数据,比如同一个身份证号后面有两条不同的地址,我们就要看看有没有其他辅助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如时戳),要是无法判断的话,只能随机删除或者全部保留。
第三个是处理错误的数据:比如商品的销售量、销售金额出现负值,这时候就需要删除或者转成有意义的正值。再比如表示百分比或概率的字段,如果值大于 1,也属于逻辑错误数据。
第四个是处理不可用的数据:这指的是整理数据的格式,比如有些商品以人民币为单位,有些以美元为单位,就需要先统一。另一个常见例子是把“是”、“否”转换成“1”、“0”值再输入机器学习模型。
那么如何看数据集中有没有脏数据呢?
就我们这个项目的数据集来说,细心的你可能在 DataFrame 图中已经发现,行索引为 6 的数据中“转发数”的值是“NaN”,意思是 Not A Number。在 Python 中,它代表无法表示、也无法处理的值。这是典型的脏数据。
我们可以通过 DataFrame 的 isna().sum()
函数来统计所有的 NaN 的个数。这样,我们就可以在看看有没有 NaN 的同时,也看看 NaN 出现的次数。如果 NaN 过多的话,那么说明这个数据集质量不好,就要找找数据源出了什么问题。
df_ads.isna().sum() # NaN出现的次数
输出结果如下:
点赞数 0
转发数 37
热度指数 0
文章评级 0
浏览量 0
dtype: int64
输出显示我们的数据集中“转发数”这个字段有 37 个 NaN 值。对于上千条数据的数据集,这还不算很多。那么该如何处理呢?也很简单。我们可以用 dropna()
这个 API 把出现了 NaN 的数据行删掉。
df_ads = df_ads.dropna() # 把出现了NaN的数据行删掉
你可能会觉得,我们刚才通过箱线图找到了离群点(爆款文章),这些算是脏数据吗?这是个很好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并没有固定的答案。
删去了离群点,模型针对普通的数据会拟合得比较漂亮。但是现实生活中,就是存在着这样的离群点,让模型不那么漂亮。如果把这里的离群点删掉,那模型就不能工作得那么好了。所以,这是一个平衡和取舍的过程。
我们可以训练出包含这些离群点的模型,以及不包含这些离群点的模型,并进行比较。在这里,我建议保留这些“离群点”。
现在,我们就完成了对这个数据的简单清洗。不同类型的数据有不同的清洗方法,我们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后续项目中,针对具体项目和数据集,我们还会再细讲的。我们继续讲下一个步骤,把数据转换成机器所更易于读取的格式,也就是特征工程。
4. 特征工程
特征工程是一个专门的机器学习子领域,而且我认为它是数据处理过程中最有创造力的环节,特征工程做得好不好,非常影响机器学习模型的效率。
我举个例子来解释下什么是特征工程。你知道什么是 BMI 指数吗?它等于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这就是一个特征工程。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经过了这个过程,BMI 这一个指数就替代了原来的两个特征——体重和身高,而且完全能客观地描绘我们的身材情况。
因此,经过了这个特征工程,我们可以把 BMI 指数作为新特征,输入用于评估健康情况的机器学习模型。
你可能会问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以 BMI 特征工程为例,它降低了特征数据集的维度。维度就是数据集特征的个数。要知道,在数据集中,每多一个特征,模型拟合时的特征空间就更大,运算量也就更大。所以,摒弃掉冗余的特征、降低特征的维度,能使机器学习模型训练得更快。
这只是特征工程的诸多的妙处之一,此外特征工程还能更好地表示业务逻辑,并提升机器学习模型的性能。
由于我们这个项目的问题相对简单,对特征工程的要求并不高,这里暂时不做特征工程。后面我会用一节课专门讲解各类特征工程的应用。下面,我们直接进入下一个子步骤,也就是构建机器学习的特征集和标签集。
5. 构建特征集和标签集
我们说过,特征就是所收集的各个数据点,是要输入机器学习模型的变量。而标签是要预测、判断或者分类的内容。对于所有监督学习算法,我们都需要向模型中输入“特征集(招标内容)”和“标签集(投标内容)”这两组数据。因此,在开始机器学习的模型搭建之前,我们需要先构建一个特征数据集和一个标签数据集。
具体的构建过程也很简单,我们只要从原始数据集删除我们不需要的数据就行了。在这个项目中,特征是点赞数、转发数、热度指数和文章评级,所以只需要从原始数据集中删除“浏览量”就行了。
X = df_ads.drop(['浏览量'],axis=1) # 特征集,Drop掉标签相关字段
而标签是我们想要预测的浏览量,因此,我们在标签数据集中只保留“浏览量”字段:
y = df_ads.浏览量 # 标签集
下面我们再看看特征集和标签集里面都有什么数据。
X.head() # 显示前几行数据
y.head() #显示前几行数据
因为 Notebook 一个单元格只能有一个输出。所以我把显示两个数据的代码放在了不同的单元格中。它们的输出结果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到,除了浏览量之外,所有其它字段仍然都在特征数据集中,而只有浏览量被保存在了标签数据集中,也就是说原始数据集就被拆分成了机器学习的特征集和标签集。
这里我想请你思考的是,无监督学习算法需要这个步骤吗?没错,答案是不需要。因为无监督算法根本就没有标签。
不过,从原数据集从列的维度纵向地拆分成了特征集和标签集后,还需要进一步从行的维度横向拆分。你可能想问,为啥还要拆分呀?因为我们在第一讲《打好基础:弄懂到底什么是机器学习》里就讲过,机器学习并不是通过训练数据集找出一个模型就结束了,我们需要用验证数据集看看这个模型好不好,然后用测试数据集看看模型在新数据上能不能用。
-
训练数据集(60%-70%):用于训练模型
-
验证数据集(10%):验证模型好不好
-
测试数据集(20%-30%):看看模型在新数据上能不能用
那么具体该怎么拆分呢?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了。
6. 拆分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
在拆分之前,我先说明一点,对于学习型项目来说,为了简化流程,经常会省略验证的环节。我们今天的项目比较简单,所以我们也省略了验证,只拆分训练集和测试集,而此时的测试集就肩负着验证和测试双重功能了。
拆分的时候,留作测试的数据比例一般是 20% 或 30%。不过如果你的数据量非常庞大,比如超过 1 百万的时候,那你也不一定非要留这么多。一般来说有上万条的测试数据就足够了。这里我会按照 80/20 的比例来拆分数据。具体的拆分,我们会用机器学习工具包 scikit-learn 里的数据集拆分工具 train_test_split 来完成:
#将数据集进行80%(训练集)和20%(验证集)的分割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导入train_test_split工具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test_size=0.2, random_state=0)
这里请你注意一下,虽然是随机分割,但我们要指定一个 random_state 值,这样就保证程序每次运行都分割一样的训练集和测试集。训练集和测试集每次拆分都不一样的话,那比较模型调参前后的优劣就失去了固定的标准。
现在,训练集和测试集拆分也完成了,你会发现原始数据现在变成了四个数据集,分别是:
-
特征训练集(X_train)
-
特征测试集(X_test)
-
标签训练集(y_train)
-
标签测试集(y_test)
至此,我们全部的数据预处理工作就结束了。
总结
这篇文章我们介绍了机器学习实战 5 步中的前两步:定义问题以及数据的收集和预处理。不明确定义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就没办法有的放矢地选择模型。
而数据的收集和预处理虽然看起来没有模型的选择和优化那么“吸引眼球”,但它其实才是机器学习项目成败的关键。这一步可以分为下图中的 6 个小步:
这 6 步中,尤其是数据可视化和特征工程,因为无定法可循,所以很考验经验,它既是我们对着已有数据找感觉的过程,又是下一步把数据“喂”给模型之前的必要准备。
除此之外,这里我还希望你注意两点:
第一点是,这些子步骤中的次序并不是固定的,比如数据可视化和特征工程,很多时候是先可视化,发现了一些特征工程的思路,然后做特征工程,然后再次可视化。而且有的特征工程比如特征缩放,还必须在拆分数据之后做;
第二点,这些子步骤在一个特定的机器学习项目中,可能不需要全部用到。比如说无监督学习项目,就不需要创建特征集和标签集这个步骤,一般也不需要用到验证集和测试集。
好的,那么这一篇就到这里,本文使用的代码放在这里了。下一篇,我们要开始选择机器学习模型了,敬请期待!
思考
今天我们显示了特征和标签的散点图,还显示了热度指数特征的箱线图。你能不能试着显示一下其它特征之间的散点图,或者箱线图呢?
在数据清洗部分,我们用 dropna()
这个 API,把出现了 NaN 的数据行删掉了。如果你出于保留更多数据的考虑,应该为该字段补值,你会怎么做呢?你能想到哪些补值方法?
提示一种方法:
df_ads['转发数'].fillna(df_ads['转发数'].mean(), inplace=True) # 用均值补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