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避坑大全

内容纲要

不交社保,工资私下转账的外包公司可别去。

这类现像在一、二线城市应该来讲比较少见,不交社保是严重违法行为,这是要受到处罚的。

在三、四线城市,是想对存在的,有些企业,甚至不是正式注册的企业,三五个人的小外包公司,蜗居在小区民房里办公。然后同员工讲如果你同意不交社保公司每月给你补贴多少多少钱。很多人一想社保交的也没什么卵用,每个月还少拿钱,不交社保这样一来,每个月还多拿钱了,何乐而不为?

不是所有培训都能约定服务期。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中的“专项培训费用”,是用人单位为了对劳动者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而支付的费用,应当是“专项”的、"专业"的,并不是任何培训费用和培训技术都构成约定服务期的条件。

如上岗前关于安全生产、操作流程、规章制度等必要的就业基础知识培训就不在此列。

求职者要在求职过程中留个心眼,谨记应聘工作本身并不需要任何费用,对将先交报名费、培训费等作为条件的招聘面试都要谨慎。

警惕变相收取押金。

在应聘过程中,凡是草草的应付面试后,就说你被录用的企业,往往重视的是你的财,一定要提高警惕心。

是否需要培训?

比如国内某些IT培训公司,利用求职需求,通过招聘,假借培训的名义,变相招募学员。这类企业的招聘信息也很人性化,无学历要求,但是实习培训期的工资却很高,转正后工资更高。

而且你会发现很容易就接到面试电话,HR会经常和你沟通。这类企业大多数是为了赚取你的培训费,有的培训费多达几万元,一旦签订合同,你会后悔莫及。

此外,一些企业利用政府提供的培训优惠政策,从政府补贴中获取利益。因此,有些企业会在招聘信息上注明"先培训后上岗",但培训完之后不录取的居多。

另外需要警惕的是娱乐传媒广告公司。一些骗子会托词与一些知名度高的艺人、电视台、电影公司或唱片公司有联系,可代为安排工作,诱使你交付巨额金钱参加其提供的训练课程。

通常,被骗者在付款后,往往没有接到任何工作或进一步的消息,或只接到性质及薪酬跟当初承诺不符的工作,却又无法取回已付的款项。

问清薪资

许多职场小白可能对问工资这件事会觉得不好意思,难以启齿。

但我想说,你不仅要问,而且要问得理直气壮,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良企业的招聘信息会用高薪吸引求职者,等到面试的时候便挑出你的种种"不足",比如经验不够,学历不够等理由压低薪资。

另外,还要问清试用期的薪资和转正后的薪资,要问清五险一金怎么交,是否有加班费或福利补贴等。

签订劳动合同

应届生要签订“三方协议”,往届生要签订劳动合同。就业协议只是在应届生还未毕业的实习期与用人单位签订用的,因此,应届生毕业后,一定要和用人单位重新签订劳动合同。

另外,一定要留心是否有“违约金"的条件。一些不良企业甚至会在毕业生协议期间采取各种手段逼毕业生主动提出辞职,然后收取高额违约金。

防范高薪诱惑

大学毕业季求职之时,还要注意变相的传销,有高薪的诱惑、有朋友的介绍、有好友的生意等。

在接到一些许久未见的同学打来的电话之时,一定要仔细甄别,看看他们的目的是什么,或者遇到一些高薪职业,开出的条件非常诱人,你一定要仔细甄别,否则可能会人财两空。

试用期多长算合理?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不要让身份证离开你的视线。

一定不要让人扣押你的身份证,包括不要让身份证离开你的视线,如果HR要复印(在面试之前提前通知你打印好),也要在你的允许和监督下进行。

一定要备注上"只做面试使用"。

很多外包工作不稳定性很高:

很多时候,项目结束,意味着,就要重新去另外一个甲方,重新参与项目。很多时候,接不到项目,甚至会出现被裁撤的可能性。据说,有同学,亲身经历:自己所在项目组,项目一期结束,直接有部分人被清场回家了。

传销是只传不销,这种是传销的变种且说成是内销,常见于虚拟物品和一些日常用品,传销团伙会整得很正规的样子,又面试又培训的(洗脑),等正式入职以后,以各种说辞欺骗求职者自己先买公司产品。

面对这样的公司,请果断离开。

在不少地方,一些从事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的销售公司借设办事处之名,以高年薪招聘"市场部经理"或“业务经理",引来众多的应聘者,有的人好不容易熬够试用期,公司却借口考核不过关,一纸通知让其走人,应聘者也是当了一回廉价劳动力。

有关人士提醒,诸如"本广告长期有效,长年招聘,且报名不受限制”的招聘广告,求职者一定要小

网络求助存在信息安全方面的隐患,由于快捷、便利,又节省成本,在网络上投简历、找工作成为越来越多求职者的选择。可是,一些骗子正是借助网络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进行诈骗。

有的企业把招聘岗位名称写的模模糊糊并附以高薪诱惑,求职者前去应聘时被要求去陪酒、卖保险、收账等各种跟本专业无关的销售岗位。

有的企业在求职者应聘时承诺的待遇、五险一金并未实现,到了发工资的时候却要扣除种种无关的费用,甚至不给加班费、剥夺节假日,变相使用廉价劳动力。

务必仔细阅读合同内容。确保合同中的工作岗位、薪资福利等内容与面试沟通时保持一致,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及时询问HR,这是你的权利,千万不要大笔一挥,随意签字。

应届生的自身定位不够明确。

不少应届生因为在学校里参与过一些学生工作或者社团活动,自认为自己的水平不错,就相信自己一定会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而骗子公司也正是抓住了应届生这样好高骛远的心理,骗取信任。

粉饰职位信息骗取劳动力。

不要被听上去体面的职位所迷惑,仔细询问职位的工作内涵和细节,是求职者在与招聘者面谈过程中必须要做的。

先做后签少保障

目前很多用人单位都做不到先签合同后上班,这是现状的无奈。但是有些单位里好几个月的求职者还没有签合同,这是值得警惕的。

特别是对于签订就业协议书的大学生来说,毕业后必须再签订一份劳动合同,否则就业协议书中的条款无法适时终止效力,在违约金等方面会给应届生造成很多不便。

为了防止单位故意不和求职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强调:"用人单位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的,应当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签完劳动合同后,公司迟迟不把盖完章的劳动合同给员工,怎么办?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有"卖身契",理就肯定不在你。所以当求职者遇到此类情况时,不要怕麻烦,应及时向HR提出申请,要求尽快拿到合同。

万一哪天老板拖欠你工资或者不缴社保,你都没有证据拿去说理,当了免费劳动力不说,还连个"志愿者"的美名都没有,岂不太冤了。

以高额返费作为诱饵。

为了多挣点钱,那就会被高返费吸引。不良中介为能吸引打工人登记求职信息,开出高价返费来做诱惑,最终送厂后,不良中介拿到工厂返费,自行藏匿,并不返给打工人。

当初谈好的返费只是不良中介们骗人的法子,只有口头承诺。即便是有收据,也不是正规收据,起不到凭证作用。而工友们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也不会追究。

"黑中介"常用套路:处理。

“拖”字诀:开一张介绍信,让求职者去面试,由于此公司并不招人,求职者不可能找到工作。当求职者要求"黑中介"换工作时,"黑中介"会表示过两天再看看,让求职者回家等通知。

要辨别对方是不是"黑中介""假猎头",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标准就是看其是否借招聘之名,行乱收费之实。

"黑中介"一般是指某些非法机构以介绍工作为名,向求职者变相收取各种名目费用。"假猎头"则是指某些诈骗人员自称"人才猎头"或者"高级猎头顾问"等,承诺向求职者提供高薪、高端职位,但须先缴纳服务费用。

有的用人单位或中介机构在求职者入职之前,借保管或经办社会保险、申办工资卡等业务名义,扣押求职者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等个人证件原件,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

利益诱惑

人都是利益动物,没有人不愿意跟钱过不去,再说生活成本,梦想理想这些无疑不是以金钱作为基础支柱的,强大的诱惑的确会让我们放弃一些选择而选择其他的,有些机构也在利益上面做足文章,比如培训后你肯定能拿到8K起这种。

警惕“沉没成本”的陷阱

骗子最常用的心理战,诱导你投入更多才能收回你之前的成本。你要想的是如果不/少投入怎么收回你之前的成本,再就是直接弃避免损失更多。

在面试应聘等前的过程中,要留意确认上班的地点。一旦发现用人单位有欺瞒上班地点时应该立即拒绝。

对于标榜高薪高待遇的公司,求职者千万要保持清醒和警惕,不可轻信许诺。一是不去,二是到劳动保障部门咨询,并办理相关的手续,以免受骗甚至是被贩卖。

拒交各种名义的费用,任何用人单位,以任何名义要求求职者收取抵押金,服装费,产品押金,风险金,报名费,培训费等收费行为,都属于违法行为。

Leave a Comment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close
arrow_up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