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思维

内容纲要

不是强者生存,也不是智者生存,而是适者生存。 ——查尔斯·达尔文

常见的数字化型的困惑

  • 数字化转型太大了,我还是懵懵的,不知道作为个体该如何参与?
  • 既然数字化已经成了必答题,那到底数字化对人才的要求是啥样的?
  • 很多人都说,数字化转型从来不是技术问题,是技术和业务怎么结合的问题。在“内卷”的时代,我又怎么能快速弥补自己的短板呢?
  • 对我个人而言,什么是我自己的数字化转型呢?需要做什么样的改变呢?……

本文目标

  • 帮你更好地从自己的视角出发,而不仅仅是从宏观的历史、生态视角去看数字化。
  • 理解身边已经发生的数字化,进而找到切入点,再去展望未来的数字化,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
  • 帮你卸下包袱,一起把数字化的神秘面纱揭下来,能够理解为什么要多独立思考、独立面对数字化。

引入

每个人自己其实就是一个企业,你每天都在苦心经营着自己这个企业。那么,如何从你的微观视角出发,也能看到跟国家、企业一样的数字化转型方向和方法呢?

以下将分为三个基本模块,包括认知篇、技能提升篇、展望篇,来帮助你轻松、快速理解数字化的脉络,并尝试构建属于你自己的数字化知识体系,提升自己应对技术发展和转型浪潮的能力。

【认知篇】
了解看待数字化的全局视角,不再纠结到底啥是数字化、它和信息化是啥区别。对于我们这些实践者来说,了解整体的发展方向就够了。

在这个模块,主要了解:

  • 看看身边已经数字化的事情,帮助你认识到我们只是没统一用“数字化”来叫而已。这些不妨碍我们继续去做数字化、数字化转型,甚至我们可以用新的思路和方法做。
  • 理解:“国家政策在讲数字经济时,称其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经济形态”。放开去看看国家战略、经济形态、技术基础、新生产要素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去迎接数字时代更重要。尤其是在个人层面,看清发展方向,做好能力转变和储备,应对变化才是我们最关心的。微观的技能其实是由宏观的发展趋势决定,研究数字化一定要关注宏观层面。终身学习,也讲究方向性和调整能力,学会研判趋势,并进行相应调整。

【技能提升篇】

  • 如何关注数据、工具、网络方面的能力和思维的转变。
  • 如何构建自己的数字化知识体系。

从《纲要》和《“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对“数字化”和“数字经济”的定义来看,它们都是围绕着数据、软件、网络这三个核心要素来的。转换到个人身上的数字工作技能,就是需要我们具备数据思维、数据工具技能和基于网络的生态思维

【展望篇】

  • 从数字经济、国家政策、行业趋势的视角,去展望数字化今后的走向

认知篇

全局视角:如何看待数字化是一种必然趋势?

对于时代级热点的话题,一定要从全局视角去看:先看大盘子,然后再看细节。

对于新概念,关注:

  • 它是从哪里来的
  • 会有多大范围的影响
  • 从全局视角出发,从空间全局性、时间全局性这两个维度去看,再从时空交集去看
从空间全局性看数字化

小空间:你所在的企业、部门
大空间:你所在城市、省份、国家、脚下的星球。

基于多大的空间去看数字化,取决于你的需要。

如,你只想研究你自己所在部门的数字化,那重点就是关注“部门”这个空间。

但你看待数字化的时候,又不能只关注这么点,因为空间不是孤立的。
你还要确定:当下空间的外延,确定全局的范围到底有多大。

例如:研究自己部门的数字化
1、画个业务背景图:把跟你所在部门关系相近、业务连接频繁的部门都考虑到,这样你才容易搞清楚,有哪些协作层面的障碍要克服,不是只要自己在干就行了。
2、要做到什么程度,因企业而异,对应的起点、目标、路径中的具体措施都不一样。

从不同的视角看(数字化)问题

  • 从个人级的视角
  • 从部门级的视角
  • 从企业级的视角
  • 从行业级的视角
  • 从社会级的视角
  • 从国家级的视角(数字中国)

你的思考范围和你想要解决的问题有关,就像你不能指望用一个部门的利益替代整个企业的利益一样。

从时间全局性看数字化

随着思考问题的空间范围不断扩大,你会发现:深入做数字化转型,无论对企业还是对社会,都可能需要付出很大成本,哪怕你不用那么多新技术,只是解决你眼前的业务问题,或者是解决别人搞数字化转型给你带来的问题。

到底对不对呢?值不值呢?这就涉及到另一种全局视角,时间的全局性。

我们看到数字化时,要有历史思维

历史思维,就是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问题。
毕竟,数字化技术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前面还有农业、工业和信息化三个技术时代,只有与历史做比较,我们才能纵深地去思考和看待数字化。

已有的三个技术时代

  • 农业时代:土地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
  • 工业时代: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
  • 信息时代:信息化、网络经济带给我们的变化都是清晰可见的,而且变化也是频繁的

想界定一个新的时代,我们最好是去观察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变化,抓住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最大影响的技术特征

时代中表现出的趋势

  • 第一,人们一直在努力打破空间对人类活动的限制,尤其是距离上的限制。
  • 第二,个体能力在持续增强。

数字化是人类社会的进化,它绝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问题,也不是某一项技术的问题,而是时代的变迁。

我们的技术发展经过了农业、工业、信息化这 3 个阶段。在信息化阶段,计算机应用的快速普及,软件、网络正在铺天盖地地影响着你的生产和生活。

技术在越来越快地改变你所处的环境,而且这个趋势必然会持续下去。

有想法、没条件:比尔 · 盖茨 1999 年写《未来时速:数字系统与商务新思维》这本书时,就想帮助企业打造数字神经,也是数字化转型。但当时的软、硬件都挺贵的,性能也远不如今天,确实没条件搞。

有条件、缺想法:不少企业也还没有完善的数字神经,甚至基本的信息系统也不全,并不是真的不需要,而是还没有完全意识到。比如,一些基于移动端就可以提供的协同办公软件、低代码工具等,可以高效地解决很多“零散”的业务痛点,提高生产效率,但是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

从时空交集看数字化

我们今天怎么看数字化,现在又要做什么呢?

从时间的全局性看,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技术发展本来就会推动数字化的到来,我们也一直在做推动变革的事儿。所以,我们应该对数字化持开放态度,积极探索技术可以带来的改变。聚焦下这些改变,其实就是以软件的应用为主要形态。毕竟,过去这七十多年,计算机发展带给我们的最直接体验,就是一大堆应用填满了我们的手机和办公设备,而它们都是在设计数据和对数据的操作,就算是元宇宙也一样。

所以,数据是最重要的新生产要素,因为没有数据软件也算不出啥来。就像机器生产成为主流时,我们说工业时代到了一样,现在我们提经济要全面数字化了,是因为以软件、数据、网络为核心的数字化生产方式将要成为主流了。无论你看没看到,现在很多行业都有了或者正在树立数字化标杆企业。

从空间的全局性看,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数字化已经没法只在小范围看了。除了常说的改革要到深水区之外,数据这个新生产要素要想高效率地流通开,就得先在你企业内部冲破部门障碍,接着在同一个行业内冲破企业之间的障碍,最后还得冲破行业之间的障碍,成为可以给整个社会带来强大能量的要素。这一连串的冲破,需要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实现空间的全局连接。不然,数据就发挥不出改变整个社会生产模式的巨大力量。

综合起来,今天我们讲的数字化就是:
以软件、数据、网络为核心的数字化生产方式,逐渐成为社会主流生产模式。

总结

首先,想看清楚一个现象,要先跳出来从全局的视角去看,这样才能避免被纷繁复杂的细节干扰。所以,把从全局视角去看数字化概念,当成一次思维的升级。

在通过空间、时间全局性的视角看过后,你只要把数字化当成一个自然趋势就好了,完全不用刻意去迎合它。

时间和空间的全局性一点都不神秘,因为你自己就是空间的一部分,也是历史的一部分。每天你都在影响你所在的空间,也都在创造你自己的历史。

一个人最难做的就是思维格局的升级,而最有价值的也恰恰是这一点

ref: 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516551

相关资源

书籍

政策

课程

Leave a Comment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close
arrow_up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