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纲要
非大厂的方法论通常是总结经验、提炼框架、形成标准的过程,目的在于保证规模化、可复制、跨团队协作。
下面是几个维度梳理:
🔹 一、战略与管理类
- 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
• 常用于战略目标与执行落地,谷歌、字节系常用。
• 强调“方向明确 + 关键结果可量化”。 - SMART 原则
• 目标制定要具体(Specific)、可衡量(Measurable)、可达成(Achievable)、相关性强(Relevant)、有时限(Time-bound)。 - PDCA 循环
• 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改进(Act)。
• 基础方法论,华为、制造业、互联网都在用。 - MECE 原则(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
• 麦肯锡经典方法,强调分类不重叠、覆盖全局。
• 用于战略拆解、业务分析、问题排查。
⸻
🔹 二、产品与增长类
- 用户画像 + 用户旅程地图
• 产品经理常用,围绕用户需求、场景、触点来设计功能和体验。 - AARRR 漏斗模型(海盗模型)
• Acquisition 获取 → Activation 激活 → Retention 留存 → Revenue 变现 → Referral 裂变。
• 字节跳动、腾讯常用做增长分析。 - KANO 模型
• 把需求分为基本型、期望型、兴奋型。
• 用来做功能优先级排序。 - MVP(最小可行性产品)
• 快速试错、验证核心假设,小步快跑。
• 大厂内部孵化新业务时常用。
⸻
🔹 三、研发与工程类
- 敏捷开发(Scrum / Kanban)
• 短周期迭代,快速反馈。
• 大厂研发流程的基本盘。 - DevOps / CI-CD
• 持续集成、持续交付,研发与运维一体化。
• 阿里、字节、腾讯都有完整的工具链。 - DDD(领域驱动设计)
• 复杂业务场景下的架构方法,强调以领域模型驱动代码与业务一致。
⸻
🔹 四、运营与组织类
- 飞轮效应(Flywheel Effect)
• 亚马逊提出,强调持续积累、形成自增长循环。 - 北极星指标(North Star Metric)
• 一个能衡量核心价值的指标,避免 KPI 分散。
• 例如:抖音的“日活用户观看时长”。 - 5W2H 分析法
• What, Why, Where, When, Who, How, How much。
• 用于问题拆解和执行规划。 - SWOT 分析
• 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
• 战略评估常用。
🔹 五、问题分析与复盘类
- 5 Why 根因分析法
• 连续问 5 次“为什么”,找到问题根源。 - 鱼骨图(因果图)
• 分析问题原因的经典工具。 - 复盘四步法
• 目标 → 过程 → 结果 → 规律。
• 大厂项目结束后几乎必做。
✅ 总结一句:大厂方法论本质是框架化思维 + 可复制执行 + 持续迭代。